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> 第0265章 送亲队伍

第0265章 送亲队伍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公孙度开疆扩土,又招贤纳士,设馆开学,广招流民,威行海外,俨然以辽东王自居。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,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,获得了暂时的安宁,也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。

也正因为如此,许多名士在汉末的时候,都会选择避乱辽东,其中管宁、王烈、邴原、国渊等人都曾经避乱辽东,后来邴原、国渊才受到征召,渡海来到了徐州,当了九卿,成为了朝中重臣。

但是,管宁、王烈不愿意为官,依然在辽东避乱。

所以,张彦为此也特别重视公孙度的送亲队伍,沿途让人设下驿站,保证送亲队伍的通行,并且让人营造出一股气势雄浑的样子,故意让公孙康见识一下自己雄厚的军队实力,以起到威慑作用。

半个月后,袁绍、曹操的迎亲队伍先进入了彭城,又过了十天,公孙度的送亲队伍才最终抵达彭城。

虽然袁绍、曹操的送亲队伍十分不情愿,但也无可奈何,最终只送到边界,便被张彦派来的迎亲队伍接走了,然后一起送往彭城。

与之相反的,则是公孙度的送亲队伍,经过张彦的允许,送亲队伍从青州的东莱郡登岸,然后一路护送公孙度的女儿进入彭城,负责送亲的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。

此次公孙康不光担任送亲任务,还有一项重要使命,那就是他父亲交代给他的刺探军情。

辽东地处偏远,与袁绍的势力范围内隔着乌桓人,又和张彦的势力范围隔着大海,两人都鞭长莫及,唯有进行安抚。

去年,袁绍派遣使者到辽东,大有招揽之意。但公孙度却只是应付了事,没有答应,也没有拒绝。

公孙康等人一进入彭城,便受到了热情的招待,由司隶校尉贾诩带着公孙康在城中四处转悠转悠,彭城的繁荣昌盛,以及张彦军队的雄厚实力,都给公孙康留下了深厚的印象,远远的超乎了他的想象。

对于公孙康来说,此行收获不小,回去之后,也可以向父亲交差了。

今年,突然要让自己的女儿进宫,不用说,这也是把持朝政的摄政王张彦的意思,这也就表明,张彦也在拉拢公孙度。

公孙度是个聪明的人,只透过这一点信息,便可以敏锐的觉察到一些事情。所以,他这才派遣儿子公孙康来护送女儿进宫,其真实目的也是想看看张彦的实力究竟如何,然后再在袁绍和张彦之间做出决策,是继续摇摆不定,还是选择一方继而依附。

其实,张彦确实有招揽公孙度之意,公孙度自从担任辽东太守后,厉行严刑峻法,打击豪强势力,使令行政通,羽翼渐丰。

初平元年(公元190年)时,趁着中原地区的董卓之乱,各地军阀无暇东顾,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、平州牧。

继而东伐高句丽,西击乌桓,北攻扶余,南取辽东半岛,并且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,设立营州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