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扬锋汉起 > 第三百四十八章 指点朝堂

第三百四十八章 指点朝堂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阴友齐调侃一句后,继续道:“孔安国为人清正,忠心耿耿,被武陵王信任;而侍中孔靖在会稽任山阴令时便与刘豫章交好,刘豫章逐走桓玄后便任其为会稽内史,后召入京中任侍中,领会稽大中正。”

“丹阳尹孟昶,与刘豫章同举义旗逐走桓玄,品行高洁、正直忠心,去年十二月被天子加任尚书左仆射,与孔安国同主朝政。”看书喇

杨安玄心中一动,如此说来朝政并非刘裕一手遮天,司马氏仍有一定的话语权。杨安玄问道:“司马休之曾任襄城太守,此人算是皇室宗亲中的有用之才,武陵王任其为后将军、会稽内史,欲用他来支撑皇室。”

阴友齐轻叹一声,道:“谈何容易。老夫听闻御史中丞阮歆之上奏弹劾司马休之与虞啸父嬉戏违禁,恐怕他这个后将军做不长久了。”

司马氏如今已是人才凋零,除琅琊王、武陵王之外,拿得出手的仅有司马休之、司马荣期、司马国璠、司马叔璠兄弟等几人。去年章武王、桂阳太守司马秀因其妻是桓振之妹谋反,兵败被杀,司马家族越发难成气候了。

杨安玄问道:“两日前愚前往谢府拜访谢混,却被告知谢中书令前往堂邑公干,不知是真是假。”

阴友齐笑了起来,道:“安玄是明白人,为何问此糊涂话,前往堂邑是真,避而不见亦是真,这位江左玉树怕是还在妒念当年华林园之事。“

虽是笑谈却传得很广,阴友齐久居京中当然知道此事。不过能让号称“风华江左第一”的谢混妒念,阴友徙对杨安玄这个女婿还是很满意。

杨安玄讪笑了一笑,道:“五部尚书之中,除了岳丈之外,郗公会偏向愚,董尚书与愚素有交情;至于左民袁尚书,从今日之事看来,怕是对愚不善,祠部尚书殷仲文不知底细。”

阴友齐道:“郗尚书和老夫在朝堂之上自会为你说话,但郗尚书的堂侄郗僧施与刘毅交好,郗家家族并不见得看好你;董尚书为人方正,对事不对人,不会偏袒于你;至于袁湛是刘豫章的亲信,而殷尚书与刘南平之间作诗相酬答,交情非浅。”

杨安玄想起当年父亲的朋友徐邈,问道:“中书侍郎徐邈现居何官?”

阴友齐叹道:“徐侍郎在隆安二年(398年)便仙逝了,其弟徐广现任员外散骑常侍、着作郎,其长子徐豁是秘书郎兼尚书仓部郎,听闻豫州刺史刘毅欲招他入府,其次子徐浩仍为散骑侍郎。”

杨安玄轻叹一声,徐邈出身寒族,虽得孝武帝信任却无法在朝堂上得到高位,兄弟子侄也只能在四五品的官阶上磨勘。要不然十多年前徐浩便是散骑侍郎,如今仍是此职。

想起当年那个严谨方正的老者送给自己四个字“勤学不辍”,自己从京口率军救援洛阳时丢失了,杨安玄决定有空去趟徐府,见一见徐浩,看看能否邀他前往雍州。

“朝中重臣还有尚书右仆射孔安国、侍中孔靖,这对叔侄同处朝堂,却是不同心思。孔靖是其兄散骑常侍孔訚之子,孔訚比孔安国大三十余岁,因此孔安国这个叔叔倒比侄儿年岁要小。”

杨安玄笑笑,道:“不稀奇,三岁爷爷白发孙儿嘛,山阴孔家亦是圣人后裔。”

阴友齐揶揄地笑道:“安玄娶孔家女为妻,奉圣亭侯孔懿与孔安国之父孔愉同辈,那孔靖见了你还要叫声姑父。”

孔子后裔家族兴旺,除了曲阜、山阴之外,还有下博、常山、南阳等处,不过以曲阜为正枝。山阴孔家自东汉外迁以来,有不少在朝中任大官,反而压过曲阜正枝一头。杨安玄从孔懿、孔鲜的只言片语中感觉到两家关系并不和睦。

杨安玄苦笑道:“岳父说笑了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