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秦之帝国再起 >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:必须的安全感

第一千零三十三章:必须的安全感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陛下这是要建立一套君臣相安的制度啊!”萧何沉思着,感慨着:“只是没有事先通气,让我怎么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出一套法案框架?”

不但是萧何恍然,其实在场的人都渐渐明白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。他们并没有因为皇帝的举动而深受感动,反而是无比的平静,开始思索起来。

君王尊重臣民在过去并不是一件值得特书大书的事情。因为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。这种现象哪怕是到了东汉末年都没有完全消失,因此在东汉末年纷乱的时候就有了“君则臣,臣亦择君”的现象。

君臣相敬的终结是到了五~胡~乱~华之后,胡人一再成为华夏大地的主人,而胡人是什么?他们祖祖辈辈就是一群强盗,对于强盗来说最强者就能支配一切,不用需要得到爱戴的前提下不会存在互相尊重的观念。结果什么?是“你的财产我来分配。什么?你不同意我分配你的财产!?那我就使用武力来让你知道什么叫革~命!”,这一套思想哪怕是到了天~朝时代已然是华夏大地的主流价值观。

“陛下!”萧何苦笑着对吕哲说道:“立法……牵扯到的地方实在是太过多了,臣一时半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。”

可能有那么点不可思议,但是封建时期下的华夏大地上。国民有权不接受领导,他们除了能够用脚投票之外。还能驱逐官员和君王。这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情,并且当时任何一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。

中央集权制度下。皇帝成了最大的奴隶主,官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对皇帝负责,这样一来就不再具备对皇帝之外的任何一人负责,因此官员根本不需要去在意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的态度。

在中央集权制度下,除开皇帝所有人都是奴隶,奴隶不但没有私有财产,更不会有什么自由,这里的自由还包括精神和思想层面<="l">。那么,国民走上街头游~行叫暴乱,国民议论国政叫煽~动。不管理由也不管对错,谁敢非议官员或是国家政策的人都属于不爱国。

高度集权且没有监督机制,更没有平衡机制(或反扑机制)的情况下,很多时候甚至是不需要作出实际行动,奴隶主(皇帝)或是奴隶主的仆役(官员)只要认为谁该死,那么不管那个人是不是该死,一定就是该死。

“财产的神圣必须确立,那么就需要一套与之相应的律法。”吕哲扫视文官那一边,将目光落在萧何身上,说道:“执政?”

吕哲没有任何责怪萧何的意思,笑了笑示意萧何重新坐下。他刚才已经发现张良一直在蠢蠢欲动。本想点名张良出来述说自己的想法,一想张良不过是执政府一名侍郎,多名执政府的尚书在场。点名张良出来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,也就放弃。

萧何站立起来,他内心里其实有一些琢磨不定,不太明白皇帝今天到底闹得是哪一出,以至于人站起来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坐在后方的张良像是想到了什么露出恍然的表情,他很想向萧何示意,可惜的是萧何面对的角度根本不是自己这边,无从暗示。

张良是想到了什么?他猜测的是皇帝因为近来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渐渐发酵的互相攻击,似乎是有些文官又旧事重提,说了一些武将跋扈,然后衍伸出来一旦武将作乱会怎么怎么样的事情。

确定财产私有的安全性,看似非常轻易的一件事情,起到的影响却是无比深远。保证私人财产安全。首先起到的就是确保人内心的安全感。另外,一旦有了安全感,人不再会时时刻刻认为谁威胁到了自己。使人拥有更多自信的同时,奋斗之心也将变得无比强烈。

皇帝要用立法来确认私有财产的神圣性。给予文武集团的信号是,在这个国家当中只要没有触犯律法,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冲进谁的家中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