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灵异 >走进不科学 > 走进不科学 第743节

走进不科学 第743节(第1 / 5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举个不太恰当但比较好理解的例子:

一个被读者老爷吊起来的作者君,绳子和他有着电磁相互作用,地心引力和他有着引力相互作用,他体内的小宇宙也有着弱相互作用……

因此这四种群在检测某些微粒特性的时候,一般在报告上展现的都是某个栏目作用效果强或者弱,而非为0。

比如某个粒子在U1群……也就是电磁互作用过程中的程度比较弱,就会被用【-】来表示。

强则是【+】。

SU3对应的传递强相互作用,对应的是胶子。

以及SL(2,C)群对应的是传递引力相互作用,对应的就是引力子。

除了引力子外,其他三种微粒都已经被发现了。

看到这里。

可能就有童靴会表示俺懂了,徐云他们发现的是引力子。

如果不会发生对应的行为,那么就是【X】。

目前的所有粒子都会参加引力相互作用,因此引力相互作用下属……也就是SL(2,C)群下方,只会存在【-】或者【+】。

而强力和弱力呢,则偶尔能见到【X】。

比如说轻子。

而U1群,也就是电磁相互作用的那栏,只有一个粒子会出现【X】。

很遗憾,并不是。

因为引力子理论上也会参加电磁相互作用,另外由于它的自旋为2,在场论中涉及到了极限能标,显然是不符合如今的实验条件的。

那么这份报告是什么意思呢?

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……

这四个群在实际情况中是可以共存的,也就是某个微粒同时具备参与多个作用的情况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