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地上道国 > 0121 孔明是个函授生

0121 孔明是个函授生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其实这事儿最本质的问题有两个。

一个是口耳相传中,老师加入了不少自己的看法,导致的今文学者和古文学者学到的东西不太一样。

另外一个,就是因为古代的书写方式是以竹简竖写,而且根本没有标点符号。不要说同一本书了,哪怕是同一句话,只要断句不同就会出现巨大的理解偏差。

比如说吧,那句争议很大的,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”。

这句话就有两种断句方式。

王立对此倒不感冒,他手中的《灵宪书》和《灵宪图》本来就是集前人之大成,就算有些散佚的资料,也完全看不到他眼中。

他开口婉拒道,“我就不需要了。以后要是有什么用到的,我自会去东观求取。”

申越闻言,这才放心的将白虎观的殿门打开。

庾献抬眼望去,就见白虎殿中收拾的整整洁洁,当中摆着几排坐席,每一张坐席旁边的小几上,都放着几摞竹简。在每一张几案上,还都用笔写着许多名字。

庾献看了一眼,讶然问道,“这是何意?”

一种是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。”

另一种是,“民可,使由之;不可,使知之。”

按照第一种意思的解释,就是对老百姓要采取愚民政策,要告诉他们做什么,却不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
而按照第二种意思的解释,则完全不同。意思是,老百姓民智开通,做事有序,那就放任他们去做。老百姓要是愚昧不明,那就应该好好教导他们。

申越在旁答道,“这就是当年白虎观论经时的座次,那些几案上摆放的,也都是当年各位大儒所撰写的经义。当年章帝曾经一个几案一个几案的挨个浏览那些经义,最终删繁就简,取出了最能代表每个流派精华的东西。这些几案上的东西,合起来,就是我们所说的《白虎通义》。”

庾献听了点点头,“原来如此。”接着又好奇的问道,“那这些几案上的名字是怎么回事?贾逵、丁鸿、杨终等人固然是经学大家,可是他们后面附注的这些小字,写的又是何人?”

申越闻言笑道,“国师是方外之人,自然不知道我们儒家的事情。我们儒家经历了暴秦的祸劫之后,许多经典只能依靠一个个老儒口耳相传,这样一来儒家经义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版本和不同的解释。”

“同样的,这些满殿的大儒就算看同样典籍,也会有不同的看法。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师承,也有自己的理解。所以,若是我们想要考究某个流派精华,就只能寻这位大儒的弟子辈来讲解。这后面的名字就是我们搜集到的,足以传承流派的儒生。”

庾献无语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