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欺世盗国 > 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(二)

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(二)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另一个就是京兆府隔壁的凤翔府有着落了,首先是凤翔节度裁撤,紧接着凤翔府被降为岐州,算是恢复了以前的名字。而新任的岐州刺史,是几次被贬的苏逢吉,他又从县令升上来了。

顺带一提,苏逢吉升官之前有宦官专门找他谈话,那宦官回京时带了一辆拉着重物的马车进了内库。

负责京兆府的学政是一个陌生的文士,据说曾在沈国中枢当过拾遗补阙之类的职事。

对陈佑来说,这是个好骗的,因为这人真的是一个文士,在长安城见到陈佑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数朝古都,风韵非凡啊!”

然后拉着陈佑安排的一个熟读诗书的幕僚在城内转悠、谈论诗文,晚上再次见到陈佑时,首先就批判了陈佑缩小长安城的行为。

“你去找其他人问。”高启摆摆手,“别在我这里呆太久。”

关于这份政事堂符文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兆府,除了进奏院的邸报,还有陈佑的私人渠道。

事情的起源是庐州一位县令上了一份奏章,这位县令名叫李昉,官宦世家,景瑞年间进士及第。冯道为相的时候同他多有接触,赵元昌征淮南的时候就把他带在身边,后来成了庐州慎县令。

淮南是新纳之土,各种问题交杂,李昉认为首要的是教育,因此上了一份奏章奏请朝廷督学。他认为当今乱世,不少官员都想着养兵平乱,但养兵只会越来越乱,不如休养生息,依靠教育来使民安稳。同时谏称科举应该成为常态,而不是随官家心意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云云。

文官们自然十分赞同,这相当于是要打击武将。而够资格参与小朝会的老将们虽然对休养生息有异议,但也不得不赞同科举应该常态化。

陈佑能有什么法子呢,来这么一个人,不把他糊弄......伺候好了,就对不起京兆府那些一心向学的学子们呐!

十一月,各地发解名额出来了,京兆府有二十一人,仅次于河南府。

一场乡饮酒礼之后,陈佑送这二十一人前往河南府。同时,他还为比较看好的几个人准备了引荐书信,可以让他们在科举开始之前获得一些小小的优势。

至于那些无缘本次春闱的士子,只要入了他的眼,又没有短期内再次参加秋解试打算的人,陈佑都根据他们本人的意愿,推荐给了关系网中主政一方的文武官员。

陈佑牢记冯道的叮嘱,任何有潜力的士子他都会接触留下人情,不说全部成才,只有其中有一个两个能出将入相,那就是成功。更别说不少人即便未能走到最后,也会成为中层官员,这也是一份助力。(未完待续)

于是就有了政事堂的这份符文,而秋解的诏书应该会在八月中旬颁布,具体名额则要等各地学政巡视结束后上报朝廷统一分配。

也就是说,即便你秋解试中名列第三甚至第二,都存在没有参与春闱的资格,只有第一名是稳稳当当的。

现在各地学政的名单及负责范围还没确定,陈佑也不知道谁会负责京兆府,只知道学政的品阶不会太高,大概在六品左右,选择范围比较大。

秋解开始之前,陈佑之前的奏章终于得到批复,朱笔御批:准!

至于陈抟,原先的计划取消,刘守忠和石守信一同护送陈抟回京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