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晚明霸业 > 第947章 国子监

第947章 国子监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实在是俸禄太美观,条件太好了。

老子讲道理,你这做皇帝的不听,那我老老实实的工作,碍不着你吧?

朝中不少与圣人政见不同,却坚守岗位的大臣,就是抱着这种心态。

次辅吴甡拿起桌上的公文,按照女官的排序,拿出一本,正是国子监请求增加费用的折子。

大明对于教育,投入的费用简直是个天文数字,这一点老阁臣比谁都清楚,因为大明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,谁不知道,大明如今的鼎盛,恰恰是因为圣人大肆投入教育,产生了一大批极其优秀的读书人和军人的效果。

所以吴甡有时候甚至觉得张四维、申时行等奉命阁老所作出的贡献更大于夏言、张居正那样权倾一时的权相。

从文华殿问对出来,吴甡这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官僚,突然觉得大明不知不觉中变得功利了。

万事只要有好处就往上一拥而上,没有好处就闹,就跑关系。

嘉靖朝时期,那些坚守道义的士大夫都去哪里了?

难道都随着大明的动荡,死光了?

所以即便是财政在吃紧,朝廷要兴教育,内阁都是会批的。甚至红娘子和程贵妃推动办女学,内阁也是支持。

可唯独国子监,就像是被抛弃的孩子一般。

每年给的钱,装修房屋都不一定够。

别说跟京师大学堂、帝国军事大学、帝国工业大学、帝国海军学院这些受皇帝重视的亲儿子比,就连地方的学府拿的钱都比他们多。

以前国子监还可以偷偷买一点监生的名额,换取收入。

要知道,大明养士可是实打实的养了三百年啊,怎么真的士越来也少了呢?

次辅老大人一个人,默默的走向自己的值房。

值房已经开始供暖了,整个房间温暖如春,不知道是哪个知趣的女官,还在值房里摆放了鲜花,让人心情舒畅。

其实,京师九月份的天气,已经非常寒冷了,百姓们大多数已经穿起了棉衣,还好陛下对待臣子颇为优渥,从未在办公条件上苛待过臣子。

这也是朝中很多臣子对圣人不满意,但是却能坚持在岗位的原因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