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> 第三十四章 读书识字

第三十四章 读书识字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所以别说是书塾里的同窗嫉妒杨四郎了,连鱼儿这个穿越人士都十分嫉妒他……哎,鱼儿只能说天赋这种东西真是羡煞旁人!

而有了杨四郎这个神童挡在前头、众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他身上去了,谁会在意只是聪明一点点的小鱼儿?想当初杨四郎可是只读了一遍、再听先生讲解了一遍,就能把一整本《三字经》全背下来了,所以鱼儿的聪颖和他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!

而有了杨四郎这个挡箭牌后,鱼儿也就不用费太多心思、来刻意放慢学习的脚步了,她只要稍微装一装就能蒙混过关。鱼儿的那点小聪明一点都没招杨家人怀疑,杨家人更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被他们捧着手掌心的小宝贝,就是比杨四郎这个神童还聪明也没什么奇怪的……

于是鱼儿也就安安心心的跟着杨大郎,不必害怕因自己太出风头、而发生类似当年差一点被王道婆识破身份的危险事儿。

日落月升、时光飞逝,转眼便过了三个月。

直到鱼儿亲身体会了一把,才发现写习惯、看习惯简体字的现代人,初始看古繁体字有时候真的要认上大半天,转几个弯弯才能认出那字来,还会遇到一些和现代简体字完全不同写法的繁体字,所以鱼儿倒不用怎么刻意装笨也学得很慢。

但当鱼儿适应了北宋的古繁体字后,很快就把字都看懂了,于是慢慢的、杨大郎不教她也能把一整本《三字经》都看下来了。看懂后鱼儿再用心的跟着杨大郎读了几遍,也就习惯了古人咬文嚼字、摇头晃脑的发音,慢慢的自个儿一人便可把一本《三字经》从头到尾念下来。

这杨大郎也没让鱼儿把整本《三字经》背下来,这一点让鱼儿感到十分庆幸,在她看来能够看得懂、理解书上的意思就行,整篇背下来只会让鱼儿觉得那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,况且古文鱼儿还真是背得不利索……

杨大郎带着鱼儿通读了一遍《三字经》后,便捡了两根树枝、和鱼儿一人一枝,就这样一笔一划的在沙滩上教鱼儿写字。这沙滩有着整整一大片,鱼儿想把字写多大就写多大、写错了还能抹掉重写,倒也让她能够大胆的练习写那些笔画繁复的繁体字……

杨家的几兄弟最初开始认字时,也是以这样的法子来节省笔墨纸,可以说穷人家自有穷人家省纸省墨的法子。

鱼儿跟着杨大郎学了三个月后,已不再在沙滩上用树枝儿练字了,而是轮流借几位哥哥的毛笔,沾了清水写在家里最大的那张矮桌子上,以这样的方法来感受用毛笔写字的感觉,这样也比再沙滩上练字更能练手腕的力道和平稳。

鱼儿前世学画国画前,先学过一阵子毛笔字打基础,所以在沙滩上练习了一阵、找回当年的感觉后,真正握了笔在桌上写、倒也能写几个像模像样的毛笔字来了,而坚持握笔沾清水在桌上练习了一段时间后,鱼儿的字可就越写越漂亮了。

鱼儿在矮桌上练了大半年的字后,终于忍不住在纸上写了一回,看着自己写得足以和古人媲美的毛笔字,鱼儿忍不住暗暗的得意了一把,同时也让她写上了瘾、就此喜欢上在纸上写大字。

只是鱼儿一业余练着玩的兴趣,让她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同刘氏要笔墨纸,所以鱼儿只能暗暗的压住自己的瘾,一心想着找点什么事儿来赚赚外快,好自己能有私房钱买些纸笔来练字。

和杨大郎无拘无束的坐在沙滩上读书识字的时光过得很快,转眼鱼儿就能歪歪扭扭的写出好多字了,最初接触的那本《三字经》鱼儿眼下不但能读会写、还能把书里的意思说个八九不离十。

这样出色的成果让杨大郎忍不住逢人就夸鱼儿是个小神童,引得一村子里好多人一到傍晚就都围到沙滩边,欲一睹小神童鱼儿是如何读书识字的,惹得鱼儿有好几天都羞得不敢出门、拉着杨大郎在船上教她。

这鱼儿没穿越前,其实并没有细细的读过《三字经》,完全是杨大郎教她后,她凭着自己前世积累下来的知识自行理解,而有了前世的知识做基础、鱼儿理解起来自然也就快了一些,不过鱼儿之所以没有故意放慢速度、乃是因为杨家有一个真正的神童挡在她前头!

这杨家真真正正的神童便是杨四郎,这杨四郎也不知道是遗传了哪位先祖的优良基因,不但自小就十分聪颖、什么事儿一点就通,随着年岁增长跟着兄长们到书塾里读书后,更是被挖掘出拥有过目不忘的惊人本事,书塾里的先生更是对他青睐有加、赞赏不已。

所以杨四郎几乎都没怎么用功,书就读得和杨大郎差不多,可杨大郎却比他早进书塾几年、也比他刻苦勤奋啊!这杨四郎才上书塾读了几年,风头就越来越劲,每次功课考校成绩、整个泉州府同龄的学子当中无人能及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