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8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地主婆的红火日子 > 第二章 哄爱女

第二章 哄爱女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此时天色已比先前亮了许多,但海上却开始弥漫起薄薄的雾气,这雾气里夹着湿润清新的海风,海风像个调皮的孩子般轻拂过人脸,让杨大柱二人越发的精神气爽起来,一卖起鱼来劲头十足、吆喝不断……

杨沫沫透过白雾隐约看到码头上人头攒动,心想来早市买鱼的人还算是挺多的,不过前来卖鱼的渔民同样也很多,鱼虾的价钱也高不到那儿去、比不得在北边金贵。沿海小城水海产这种买卖的竞争在哪个朝代都算激烈,也难怪杨大柱每天起早贪黑的捕鱼、卖鱼,家里的状况还是徘徊在中下线上。

抱着杨沫沫的杨七娘年纪虽小,但却也从几个哥哥嘴里得知南厝码头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,于是一到码头她就提高了警惕,不但把杨沫沫紧紧的抱在怀里,还聪明的往船舱里躲了躲、放下帘子直留了一小角缝儿偷偷的瞧热闹,以免什么坏人见只她一个幼童带着幼妹,起了歹心把幼妹拐了去。

这是杨沫沫穿越到北宋后,第一次得以出门接触外面的世界,所以她奋力的探起小身子,骨溜溜的转着一双“超近视”的小眼珠子,奋力的透过那角缝隙、好奇的瞧着古代专门卖鱼的码头。

杨沫沫一把外面的景象看仔细,马上就感到十分失望———只见那码头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鱼贩子,来来往往的人和大小船只密密麻麻的挤在岸上和水上,一时间岸上和水上都是人声鼎沸、熙熙攘攘的十分吵闹,比起后世的菜市场还要杂乱上几倍。(未完待续)

杨沫沫穿到杨家已经三个月了,知道这个小渔村的渔民都是夜半十分出海捕鱼,天微微泛青时便会收网归家,杨沫沫还觉察到杨家的家境不是很好,所以杨大柱总是会比别人家起的早些,抱着早大家伙儿一步、好多捕些鱼回来的念头。

杨家虽穷、且远远比不上杨沫沫上一世的家境,但杨沫沫心里却是一丁点嫌弃和介意都没有,因为杨家人可以给她上一世奢望却得不到的亲情,这些满当当的亲情对杨沫沫来说才是无价之宝,而且杨沫沫认为只要有关爱、有亲情,那以后的日子就会充满希望……

毕竟,穿越到哪里不是杨沫沫可以自主选择的,所以没有穿去有家财万贯、但却有着不待见女儿的恶父毒母人家里,杨沫沫就已十分知足、谢天谢地了。

杨家的渔船慢慢的驶到了鱼多水深的地方,杨七娘抱着杨沫沫趴在舱口那半高的隔板上,这个角度让她们放眼望去能够看到一片宽阔的海面。

那片海水被月光染成淡淡的黄色,随波摇曳的淡黄色水面上有着船只的倒影,寂静的夜里隐约会听到“扑扑扑”的展翅声,紧接着便能借着月光、看到一两只海鸟挨着海面低低的掠过……

每每这时,年幼的杨七娘就会兴奋的睁着圆溜溜的双眼,抓着杨沫沫的小手、指着海鸟飞走的方向,挂着稚气的笑容欢快的说道:“阿妹快看!是有着白色羽毛的海鸥哦!阿爹说海鸥是最漂亮的鸟儿,它们还能借着翅膀飞到海的另一边去。”

杨沫沫自小就是在海滨城市长大,因政府的大力养殖,她总是能在海边的礁石上,看着一群群或低飞而过、或立在礁石上梳理羽翅的白鹭、海鸥等。

所以大海上的景象已不能让杨沫沫觉得新鲜,不过杨沫沫却一直没机会见识古代渔民打渔,所以眼下好不容易得了个机会,小眼睛自是一眨不眨的看着杨大柱和杨二柱。

杨沫沫眼下只是九个月大的婴儿,视力发育还未完善,所以她费力的看了许久,才模模糊糊的把杨家兄弟干的活看清楚,再加上自己的推测总结出具体情形———杨大柱和杨二柱应该一到捕鱼的地点就开始分工作业,先是由杨大柱一人撑船掌舵,杨二柱则是看着水势撒网,鱼儿撞网之后就收网、拉起网再把鱼儿倒进鱼篓里,倒空了大网再接着看水放网、收网……

如此重复着捕鱼的单调程式,这中间杨二柱若是撒网撒累了,就会同杨大柱对换工作,改由杨大柱去干那撒网的体力活儿。两人一直捕到天际微微泛出一丝青白,把船上的几个大鱼篓都装得满满的,才心满意足的将船驶到专门卖鱼的南厝港口,把一个个装满新鲜鱼虾的鱼篓搬到岸上卖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